1.植物简介
玫瑰新品种“17号”是蔷薇科蔷薇属灌木,可多次开花,属于四季玫瑰,花朵为粉色,花瓣25枚,散发淡淡的清香。
2.外植体材料
以带芽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在取材前的2-3周,最好将母株置于温室内培养,不要给它喷水,在接种前选择健壮无病的带芽茎段进行试验。
3.培养基
(1)诱导培养基:MS+BA 2.5mg/L+NAA 0.2mg/L;
(2)继代培养基:MS+BA 3mg/L+NAA 0.1mg/L;
(3)生根培养基:1/2MS+NAA 0.5mg/L。
其中培养基(1)(2)中加入30g/L蔗糖,4g/L琼脂粉,培养基(3)中加入15g/L蔗糖,4g/L琼脂粉。培养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1800-2400lx,每天光照12h。
4.外植体处理
将外植体切成1-1.5cm单节茎段,茎段上要带有饱满、未萌发的侧芽,将茎段置于烧杯中,用饱和的洗衣粉溶液漂洗10min,然后置于流水下冲洗30min,以除去外植体表面的污物。
用75%的酒精消毒30s,用无菌水冲洗1次;再用0.1%升汞浸泡5-6min,用无菌水冲洗3-5次,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分准备接种。
5.分化及生长
将已经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大约4天后即可将伸长的腋芽切下进行继代培养,以后每隔1个月将丛生芽继代培养一次,当诱导的芽长至2-3cm时即可进行生根培养。
6.炼苗移栽
当试管苗长出3-4条新根时,即可逐渐开瓶炼苗,经过一周炼苗后即可将试管苗从瓶中取出,将根部的培养基洗净,即可进行移栽。移栽的前期,要将空气湿度控制在80%-90%,遮光率为40%左右,温度控制在18-24℃,经过1-2个月的管理即可进行定植。
7.发展现状
目前,玫瑰主要靠扦插繁殖,不仅繁殖率较低,而且后代容易出现品质下降的现象,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采用组培技术进行快速繁殖可以提高其繁殖速度和品质,为其规模化生产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