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400-007-0007   010-62164211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组培知识

当前位置: 主页 > 易生新闻 > 组培知识 >

山茶花的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名称: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

材料类别:茎尖。

培养条件:所用培养基为改良ER固体培养基,附加6-BA2.5mg/l,IAA1.5mg/l,琼脂6g/l,蔗糖4%,培养基pH为5.6-5.8,培养室温度为25士1℃,湿度为75-85%,光照度为2000-2500lx,每天人工辅助光照10-12小时,试管苗用滤纸桥生根,生根培养基为1/2ER,附加NAA4mg/l,IBA4mg/l,已生根小苗用蛙石床移栽,成活率可达80-85%。

生长及分化情况:取山茶成年树茎尖,经常规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剥除芽苞,置于上述改良ER培养基中培养。经4天培养后外植体开始分化。我们观察到,山茶花的分化再生植株的途经有以下三种:

(1)产生腋生株丛生苗  牡丹山茶花是不结种子的重瓣大花型,观赏价值较高的一种山茶花。我们取其茎尖进行培养,40天后切口开始形成少量的愈伤组织,60天后各腋芽原基开始萌发,逐渐形成芽球,布满整个外植体。但在原培养基上小芽生长很慢,必须把芽球剪开转移到壮苗培养基上,小苗才很快生长,待小苗长到4-5cm时即可转到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经20-30天,根从皮层长出,即获完整植株。

(2)胚状体及假珠芽的形成  以前我们曾几次报道山茶科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胚状体及假珠芽形成的情况,但所用外植体都来源于子叶表皮,胚状体是从子叶表皮细胞直接分化形成的,并不经过愈伤组织的阶段。但山茶花的胚状体却是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即在茎尖白争切口上形成的愈伤组织,经转移培养后产生胚状体及假珠芽。颜色为黄色半透明,形成过程也经过球形胚,心形胚及子叶胚等时期。酷似其他山茶科胚状体的分化过程,亦能形成小植株并移栽成活,假珠芽也能产生大量的丛生芽,并经诱导生根而形成完整植株。

(3)愈伤组织分化苗  山茶花的茎尖切口产生的愈伤组织在低激素水平上为黄色,经培养产生胚状体而在高激素水平上为绿色,出现芽的分化。首先观察到的是针状芽苞的形成,然后是芽的出现。待芽伸长后经诱根而形成完整植株。

新进展:山茶花通过组织培养成苗并移栽成活,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意义和用途:山茶花是名贵花卉,一般用扦播或稼接繁殖。由于名贵品种枝条来源不足,满足不了广大茶花爱好者的需求。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时间短,繁殖系数大,可能在短期内形成明显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