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组织培养中污染源
1.植物本身:
(1)植物病原菌。有些作物的病害已被透彻研究,因此在大量繁殖时,可立即检查出来,但有些则否,若造成污染时,不知来源为何。
(2)和植物有关的菌类。有些植物本身便会和一些菌种共生,或是寄生于植物内部。
2. 植物所带入的污染:内在污染源。许多植物表面或大气中生存的微生物,可经由植物自然的开口或伤口进入植物内部,而有一些兼性腐生菌或绝对寄生菌,可由载体或是拥有一些侵入的机制侵入植物内部,依其存在的地方分为
a. 细胞内-inter
b. 细胞间隙-interacellular
种类有:virus病毒、viroids类病毒、prokarytoes原核生物、fungi真菌、柔膜纲(ex:mite)、立克次体。
3. 操作室:外在污染源。在组织大量培养下,除了植物本身外,大部分最有可能的污染来源便是来自操作室。依其可能原因分析为:
(1)空气。在操作室中,未过滤空气带有大量的微生物,随者操作人员或植株接触时,而污染培养皿。故在国外对于操作室内空气的清洁度分为四种等级:
Class
Ⅰ.没有容易培养的微生物,和作物主要病原菌
Ⅱ.没有容易培养的微生物,和作物特殊病原菌
Ⅲ.没有容易培养的微生物
Ⅳ.未做检测
(2)不完全的灭菌设备或技术。因为使用灭菌不完全的设备或是技术,而导致植株或培养皿的污染,例如:有些酵母菌,可避免酒精消毒,还有一些会产生内孢子,而避免火焰消毒。
(3)人员。在整个操作室内,人员可说是最大的带菌者,其不管在毛发或是衣服等,都隐藏属不清的菌。在进入操作室前,最好能将作业人员清洁处理,然后换上脱鞋,或是将尘土去掉。
(4)细缝的存在。因为若操作室有细缝的存在,则造成外界气体直接流入,使得空气中菌数增加。
(5)操作台上的滤网不干净。因为使用过久,或不当保养,而造成滤网坏掉,而产生更多的污染。
(6)螨及蓟马的存在。此为珠形网,具有活动能力,能到处跑来跑去。因此常造成散乱的污染。
4.栽培过程污染。在栽培室,组培瓶外和外界气体交换时,亦会有污染进入。污染机率取决于空气中带菌密度与组培瓶空气交换率。